一张图看懂销售自动化如何帮企业多赚30%
“销售部每天忙得团团转,业绩却只涨5%?”这是许多CEO在季度复盘时共同的疑问。答案往往藏在流程里:市场线索没人及时跟进、报价单人工算错、合同签了却收不回款……Gartner最新报告指出,部署了SFA(Sales Force Automation,销售自动化)的企业,平均销售周期缩短18%,赢单率提升26%。那么,究竟哪些功能才算SFA?本文用一张流程图+三个真实案例,带你一次读懂。
国际数据公司IDC把CRM分为营销、销售、服务三大模块,其中销售模块的核心就是SFA。用一句话概括:SFA让“线索→现金(Leads to Cash)”跑得快、跑得稳、跑得可复制。纷享销客将这一过程拆成5段,对应5组功能,见下表。
业务阶段 | 核心痛点 | SFA关键功能 | 一句话价值 |
---|---|---|---|
市场到线索(MTL) | 线索杂、重复多 | 智能查重、线索打分、自动分配 | 好线索不撞车,3分钟进销售口袋 |
线索到商机(L2O) | 跟进无节奏 | 阶段任务、决策链图谱、商机C139画像 | 像导航一样告诉销售下一步干嘛 |
报价到合同(CPQ) | 配置复杂、价格乱 | 产品BOM选配、阶梯定价、多轮报价 | 复杂产品也能5分钟出精准报价 |
合同到订单(O2D) | 履约不透明 | 订单变更审批、应收计划、发货跟踪 | 合同签了就能看得见回款 |
订单到收入(RMS) | 收入难确认 | 业财一体、自动核销、红字发票 | 财务月底对账从3天缩到1小时 |
功能:工商信息自动回填、行为积分模型、重复线索归集。
案例:某SaaS公司接入纷享销客后,线索重复率从32%降到7%,SDR(销售开发代表)人均日处理线索由48条提升到92条。
功能:鱼骨图展示汇报线、联系人权力地图、关键人提醒。
案例:ICT厂商H公司投标某央企,通过权力地图发现“信息中心副主任”才是真正拍板人,调整公关策略后赢单金额1200万元。
功能:支持复杂BOM、属性定价、促销叠加。
案例:医疗设备代理商Y公司原来1张报价单需3小时,使用CPQ后缩减至12分钟,季度新增订单37%。
功能:一键扫名片、附近客户推荐、拜访轨迹回传。
案例:快消企业W的2000名访销员,每天多拜访1.8个网点,月均新增销售额900万元。
功能:应收计划自动生成、回款逾期预警、发票红冲。
案例:家居建材D集团上线纷享RMS模块后,超90天应收占比从15%降至6%,现金流明显改善。
市场活动→线索入池→AI打分≥75分→自动分配销售→3小时未跟进自动回收→7天未转化退回公海。
商机报备→阶段任务清单(需求确认、方案交流、投标)→C139画像评分≥80分→生成报价单→合同审批→赢单复盘。
合同签订→订单拆分→应收计划→出库/发货→客户签收→开票→回款核销→收入确认→客户满意度调研。
用一张Excel列出“痛点-影响金额-紧急度”,优先解决回款慢、报价慢、线索流失三大高频场景。
预算≤50万/年、需要微信/钉钉集成:国产纷享销客、销售易更匹配。
全球合规、跨国定价:Salesforce仍是首选。
Forrester 2024报告显示,国产CRM在“移动端体验”“本地化促销规则”两项评分已反超国际厂商。
1.小步快跑:先上线线索池+移动外勤,1周即可见效;
2.流程固化:把公司最佳销售经验沉淀成“阶段任务”,系统强制提醒;
3.数据复盘:每月用BI看板对比“线索-商机-合同-回款”四段转化率,找出漏斗最窄环节持续优化。
你的销售每天花多少时间在Excel里找客户?
如果线索分配不再靠吼,而是用AI模型,你觉得转化率能提升多少?
合同签了却收不回款,是销售的责任还是财务的流程缺失?
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,一起探讨。
SFA不是简单的软件功能堆叠,而是把“销售冠军的个人能力”拆解成可复制、可衡量、可迭代的数字流程。当MTL、L2O、CPQ、RMS五个环节全部跑通,企业就拥有了业绩增长的“自动驾驶仪”。纷享销客服务了超过6000家成长型企业,平均帮助客户销售效率提升34%,如果你想亲自体验,可以申请14天免费试用。
Q1:SFA和营销自动化(MA)有什么区别?
A:MA侧重“获客”,SFA侧重“转化和回款”。二者数据互通,线索从MA进入SFA后,才算真正开始销售流程。
Q2:小公司只有5个销售,需要SFA吗?
A:更需要。小团队最怕撞单和遗忘,线索池+自动分配能立刻减少内耗,让每个人专注高价值客户。
Q3:SFA会不会让销售变得像机器人?
A:恰恰相反,SFA把机械工作交给系统,销售可以把时间花在“理解客户业务”和“设计解决方案”上。
Q4:如果已有ERP,还要上SFA吗?
A:ERP管“货和账”,SFA管“人和单”。纷享销客提供标准接口,3天即可与用友、金蝶等ERP打通。
Q5:实施周期一般多长?
A:标准版1-2周即可上线;复杂BOM+多级价格场景,建议采用“敏捷迭代”,每月新增一个业务场景,3个月跑完全流程。
版权声明:本文章文字内容来自第三方投稿,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。本网站不拥有其版权,也不承担文字内容、信息或资料带来的版权归属问题或争议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zmt@fxiaoke.com,本网站有权在核实确属侵权后,予以删除文章。
阅读下一篇